貫徹落實中央精神!今年內江將推廣23萬畝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
2月22日,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》(簡稱“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”)正式對外發布。其中提到,“在黃淮海、西北、西南地區推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”。
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指的是什么?為什么要推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?作為川南地區,內江如何攻堅克難,完成推廣任務?記者進行了探訪——
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是什么?
市農技中心技術人員告訴記者,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,不是一行玉米一行豆,而是兩行玉米間(套)二到四行大豆,保證玉米大豆畝密度比凈作不減少,能夠實現玉米不減產、能穩產,同時又多收一季大豆,每畝地可多收大豆100公斤至150公斤。
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已試點多年,尤其在西南地區,目前全國種植面積已達到700多萬畝,而且這種種植模式和種植技術已經基本成熟。
為什么要推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?
據公開報道顯示,目前,我國糧食總量雖然是緊平衡,但在保供給尤其??诩Z方面問題不大。然而有一個結構問題,就是大豆油料自給率比較低。
這些年,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、畜牧業的發展,使得對大豆的需求大幅增加,進口量增長較快。目前,國產的大豆可以滿足食用消費需求,而進口大豆主要用于食用植物油和畜牧業飼料蛋白等方面的需求。
擴大大豆和油料的生產,要積極推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。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的最大好處,就是能夠解決大豆玉米爭地的問題。
此外,該技術的生態效益也十分明顯。大豆根瘤菌具有固氮培肥作用,每畝可減施純氮4公斤至6公斤,增收節支400元至600元。
內江大豆種植情況如何?
市農業農村局有關科室負責人介紹,全市常年糧食作物面積460多萬畝,主要有夏糧和秋糧。其中,大豆是主要的秋糧品種之一。
2021年,全市大豆種植面積56.11萬畝,總產10.19萬噸,占糧食總產量比重5.8%。
從種植方式來講,農民結合種植習慣,主要采用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、無花果間作大豆、幼果林間作大豆等方式。
內江如何推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?
3月1日,在資中縣龍江鎮百樂村,26個荒蕪小山丘已被改造成為平整的土地,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示范區建設如火如荼。
“我們將在低臺土推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模式;對高臺位瘠薄的、改造破壞較大的土地,通過噴施豬沼液、施有機肥等措施強行熟化土壤,開展大豆凈作種植,預計擴種大豆2000畝?!彼拇ㄌ焖嚪N業負責人曹翔介紹。
這是我市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有關精神的行動縮影。
據了解,今年,我市計劃完成23萬畝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模式推廣,新增7.4萬畝大豆種植面積。
“攻堅克難擴種大豆?!笔修r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表示,我市將以黨中央、國務院關于擴大大豆生產的決策部署為主線,把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示范推廣工作放在突出位置,創造一切條件,竭盡所能,攻堅克難擴面積,千方百計提單產,推動玉米大豆兼容發展、協調發展。
對基層干部、農技人員、農民群眾和新型經營主體開展全方位、多渠道、多層級培訓指導,提高技術到位率,確保承擔示范推廣任務的種植主體能種、會種、種好大豆。
同時,我市還將積極探索推廣其他不與主糧爭地的大豆擴面增產新模式。
- 增長46.38%!去年內江村級集體經濟總收達5514.7萬元(2022-03-02)
- 內江市多措并舉提升耕地質量(2022-03-02)
- 以產業項目攻堅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(2022-01-10)
- 大力推動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(2022-01-07)
- 集中力量打造綠色低碳優勢產業新“名片”(2022-01-04)